2021年度“卓越本科人才:跨学科国际研究型”培养计划第二期学者论坛顺利举办
时间:2021-12-11 来源: 浏览量:
2021年12月11日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医院改革与发展跨学科交叉平台2021年度“卓越本科人才:跨学科国际研究型”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培养计划)第二期学者论坛成功举办。本培养计划在全校范围内共选拔20名优秀本科生,预计通过本计划培养公共政策、卫生经济、医院管理等领域的国际化优秀人才。“学者论坛”定位于人才培养计划高端学术培养版块,定期邀请知名学者进行研究经验与前沿研究分享,目的是给予学员与国内外顶尖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加强学员对科研的理解,塑造科学精神。
本期学者论坛邀请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院长吴群红教授进行了主题为“多维复合空间与场域视角下的新冠疫情风险沟通与决策”的线上分享。吴教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院长,国家卫健委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管理专家,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及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省重点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吴教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兼职博导、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及卫生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等10余项学术职务,担任《中国卫生经济》《中国卫生政策》《Global Health》等10个中英文杂志副主编及编委。吴教授先后主持科技部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其他项目30余项;发表中英文论文400余篇,主编、副主编教材专著17部,获得省部级一等、二等以上成果奖9项。
讲座开始之前,平台首席专家王俊教授代表平台及卫生政策研究与评价中心对吴群红教授表示感谢,同时希望各位学员能把握和顶级专家交流研讨的机会,认真学习、思考。
吴群红教授进行讲座
讲座伊始,吴教授介绍了空间和场域的概念,指出人类始终生活在自然场域之中,同时也受到社会场域、舆论场域、媒体场域和心理场域的影响。同时,吴教授强调,各种场域并不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嵌套,共同发挥作用。
随后,吴教授分别从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分析新冠疫情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她从自然空间角度分析病毒的特点,强调了自然中病毒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同时也结合新冠疫情,说明了目前病毒的传染力和侵染性相较之前更强。根据病毒的特点,吴教授指出,人类对病毒的看法、面对病毒时的沟通、行动和干预就成为了破题的关键。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应对疫情的做法,吴教授总结出美国应对不力的原因之一在于未能进行有效的风险沟通和信息交流。基于此,吴教授分享了虚拟场域的特点和优缺点,进一步分析了美国应对疫情的做法。
最后,吴教授进一步强调了在疫情环境下更要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要更加关注对思想、情感、价值观和理念等的传递,并针对流言的特点及时反馈。同时,在风险沟通中,需要特别重视围绕疫情处置过程中与人的“软沟通”。
学员们认真聆听讲座
讲座结束后,学员们根据自身生活经历和学习体会,从匿名社区的信息管理、社区抗疫志愿者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困惑,与吴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吴教授指出,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快速便捷、信息互动性强的特点使引导舆论不仅仅是政策和法律的事情,更需要有信息发布平台的自我监控管理。吴教授也表达了对社区志愿者的高度关注,认为志愿者不仅要传递重要的信息,更要回应社区人员所关切的事,帮助安抚危机中人群的情绪;同时需要对社区志愿者进行培训,让其能够明白自身的多重角色、多重身份,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并提高自身在面对冲突时自我防护的能力。
学员们与吴教授进行交流
本期学者论坛增加了学员对多维复合空间和场域特定的了解,提升了学员对信息交流和风险沟通的认识,为学员和杰出学者的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平台。至此,2021年度“卓越本科人才:跨学科国际研究型”培养计划第二期学者论坛圆满结束。
撰稿:顾宇喆
文稿编辑:白杨